弃文就武
[ qì wén jiù wǔ ]
放弃文业,改从武事。
弃文就武的出处
元·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一折:“吾闻诗礼传家,此子弃文就武,亦各言其志也,曾读《武经七书》么?”
热门查询
【含义】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相传为夏禹所铸。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。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胜不敢复相士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文辞精妙,不可更改。
【出处】《诗品·古诗》
【含义】形容非常高兴。
【出处】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:“他眉飞眼笑,高兴地跳着,大声喊道:‘解放啦!’”
【含义】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。同“蜂屯蚁聚”。
【出处】罗振常《史可法别传》:“城下死者山积,攻者反藉叠尸以登,蜂拥蚁聚,城遂陷。”
【含义】放轻手脚走路,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。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唐牛儿捏脚捏手,上到楼上。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三:“分付已毕,太尉便同一人过去,捏脚捏手,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。”
【含义】不经过思考,出自现代·王力《谈语言》的第六段。
【出处】现代·王力 《谈语言》的第六段。
【含义】达人:通达事理的人;雅:高雅,高尚;致:情趣。人品高尚,情趣深远。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纡谟定命,远猷辰告。’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。”
【含义】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,指亡国之痛。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、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。
【出处】南唐·李煜《乌夜啼》词:“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。
【含义】比喻成熟、高超的技艺。同“郢匠挥斤”。
【出处】《人民日报》1957.5.10:“这真不亚于郢人运斧的本领,也不弱于西医开肠破肚所需要的准确与细心。”
【含义】蛟:蛟龙。能上山捉老虎,下海擒蛟龙。比喻本领大。
【出处】明·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三折:“捉虎擒蛟真壮士,好汉声名播四方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