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kuāng jiǔ hé ]
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'一匡天下,九合诸侯',建立霸业。后亦以'一匡九合'指立国大事。
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臣始仕从戎,爰承指顾,禀三令五申之戒,预一匡九合之谋。”
【含义】迎合他人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说一句话就不投机。
【出处】唐·李颀《别梁锽》:“抗辞请刃诛部曲,作色论兵犯二帅。一言不合龙頟侯,击剑拂衣从此弃。”
【含义】匡:匡正,纠正。天下:原指天子的统治力量所能达到的地方,后泛指整个国家。纠正混乱局面,将天下万物纳入正轨。引申为统一天下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祍矣。”
【含义】九:多次;徙:迁移。一夜之间迁移好几次。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苏木韦传》:“暠大惊惧,乃布棘于室,以板籍地,一夕九徙,虽家人莫知其处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