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sǐ yī shēng ]
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。
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始翟公为廷尉,宾客阗门;及废,门外可设雀罗。翟公复为廷尉,宾客欲往,翟公乃大署其门曰:‘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。’”
【含义】犹言九死一生。极言生命的危险。语出《汉书.司马迁传》:'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赴公家之难,斯以奇矣。'
【出处】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赴公家之难,斯已奇矣。”宋·陆游《晚泊》诗:“身游万死一生地,路入千峰百嶂中。”
【含义】九:虚数,表示多次或多数。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下来。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,情况十分危急。
【出处】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;虽九死其犹未悔。”唐·刘良注:“虽九死无一生;未足悔恨。”
【含义】谓死的可能远大于生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孝宣许皇后传》:“妇人免乳大故,十死一生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生命极其危险﹐处于死亡的边缘。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诸勋人身触锋刃,百死一生,纵其贪鄙,所取处大,不可同之循常例也。”
【含义】原指隐者所居之地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渔钓于一壑,则万物不奸其志;栖迟于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端委庙堂,使百官准则,臣不如亮;一丘一壑,自谓过之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