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xiàn sān chóu ]
成语,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臣过蒙宠幸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
【含义】指人臣过蒙宠幸。
【出处】唐·刘禹锡《问大钧赋》:“楚臣《天问》不酬,今臣过幸,一献三售。”
【含义】《论语•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后以“一举三反”指善于推理,能由此及彼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【含义】指一人歌唱,三人相和。后多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文优美,富有余味,令人赞赏不己。
【出处】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【含义】《荀子•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谓一人歌唱,三人相和。后多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文优美,富有余味,令人赞赏不己。倡,亦作“[[唱]]”。
【出处】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【含义】原指一人领唱,三人赞叹应和。指唱、和的人都不多。现形容诗文优美婉转而韵味隽永。也作“一倡三叹”。
【出处】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;一倡三叹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