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yú sān fǎn ]
隅:角落。能从一方面推知其他方面。指善于类推,能由此及彼。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【含义】《论语•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后以“一举三反”指善于推理,能由此及彼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【含义】指片面的见解。
【出处】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:“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;认定以为道止如此。”
【含义】隅:角落。泛指十分偏僻狭小的地方。
【出处】《南史·王弘传论》:“晋自中原沸腾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国。”
【含义】片面的说法;偏见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王充等传论》:“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,然多谬通方之训,好申一隅之说。”李贤注:“一隅谓一方偏见也。”
【含义】指一人歌唱,三人相和。后多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文优美,富有余味,令人赞赏不己。
【出处】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