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gǔ ér qín ]
作战开始时,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。比喻速战速决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一回:“今夜曹仁必来劫寨。吾却于四下埋伏以应之,则曹仁可一鼓而擒也。”
我已算在这里了,天来兄弟,难得同时在家,倘使冒冒失失的去了,不能~,岂不是可惜! ★清·吴趼人《九命奇冤》第十五回
【含义】鼓、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,两者不可分离,因以喻互相帮衬。
【出处】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公子身边最讲得话、像心称意的,有两个门客……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,方才弄得成。这两个一鼓一板,只要公子出脱得些,大家有味。”
【含义】写字,写文章,画画快。
【出处】宋·蔡□《铁围山丛谈》:“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,顾谓客子:‘欲何字耶?’恶客即拱而答:‘某愿作龟山字尔。’公乃大笑,因一挥而成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成功。
【出处】邹韬奋《什么事不可能》:“赖奥维一九○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蹴而成的。”
【含义】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翻悔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定人之谓礼,楚一言而定三国,我一言而亡之。我则无礼,何以战乎?”
【含义】一口气完成。
【出处】郭绍虞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十四:“感兴不来,也不能勉强去酝酿。当它来的时候,酝酿成熟,故能提起锐笔,一呵而就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