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ī qí tiān xià ]
一统天下、全国。
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三》:“今陛下临制海内,一齐天下,口虽未言,声疾雷电,令虽未发,行化如神。”
棰笞暴国,~,莫之能倾,是大儒之勋。 ★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五
【含义】匡:匡正,纠正。天下:原指天子的统治力量所能达到的地方,后泛指整个国家。纠正混乱局面,将天下万物纳入正轨。引申为统一天下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祍矣。”
【含义】天下:指全国。原指统一国家。后多指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。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;一统天下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穿戴整齐的样子。
【出处】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一百三回:“作速走,不必一齐二整。” 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齐齐整整
【含义】咻,喧闹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注疏》
【含义】一傅众咻。
【出处】明·王守仁《与辰中诸生书》:“绝学之馀,求道者少,一齐众楚,最易摇夺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