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ān yù sān xūn ]
同'三衅三浴'。
【含义】见“[[三沐三薰]]”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。
【出处】《国语·齐语》:“比至,三衅三浴之,桓公亲逆之于郊,而与之坐而问焉。”
【含义】不以一再罢官为意的情怀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”
【含义】是梵语忉利天的意译。即欲界六天之二。小乘有部认为是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【出处】《胜鬘宝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天者,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国音不同耳。”
【含义】《史记.鲁世家》:'周公戒伯禽曰:'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。我于天下亦不贱矣,然我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。''后以'三吐三握'为求贤殷切之典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鲁世家》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。我于天下亦不贱矣,然我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。’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