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ān zú dǐng lì ]
鼎:古代煮东西用的器具,圆形,三足两耳。像鼎那样三足并立。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。也作“三分鼎足”。
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欲三分鼎;连衡合从;也宜以时定。”
古时的魏、蜀、吴形成了~的局面。
【含义】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三分鼎足”。
【出处】《魏书·匈奴刘聪等传序》:“论土不出江汉,语地仅接褒斜,而谓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踪王者。”
【含义】三分鼎足 sānfēn-dǐngzú 形容三分天下、鼎足而立的局面
【出处】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【含义】人在三十岁左右开始成熟,可以自立于社会,有所成就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有所畏惧,不敢正立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汉性强力,每从征伐,帝未安,恒侧足而立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