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yǐ cí hài yì ]
不因拘泥于词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。
清?袁枚《随园诗话》
【含义】见'以辞害意'。
【出处】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太白‘斗酒诗百篇’,‘东坡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’,不过一时兴到语,不可以词害意。”
【含义】不在意,不把它放在心上。表示轻视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凯传》:“定大恨凯,思中伤之,凯终不以为意,乃心公家,义形于色,表疏皆指事不饰,忠恳内发。”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秦太上君寺》:“临淄官徒有在京邑,闻怀砖慕势,咸共耻之,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。”
【含义】因拘泥于文章的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。也作“以词害意”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
【含义】指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,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。
【出处】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