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]
皂:黑色。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。”
妈妈正在气头上,~地把小芳骂了一顿。
【含义】不问青红皂白 bùwèn qīnghóng-zàobái 见“不分清红皂白”扯开衣服,看了两处,不问青红皂白,举起鞭子就打。——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,自然不问青红皂白,要惩办被告了。”
【含义】皂白:黑色和白色,引申为是非。不分黑白。比喻不分是非曲直。也作“不分(不问、不管)青红皂白”。
【出处】汉·郑玄笺:“胡之言何也;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;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不分皂白]]”。
【出处】见“不分皂白”。
【含义】比喻事情的是非、情由等。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匪言不能;胡思畏忌。”郑玄笺:“胡之言何也。贤者此事之是非;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