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yì zhī dì ]
至:极;当:恰当;易:改变。形容极为恰当,不能改变。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不易之地家百晦。一易之地家二百晦。再易之地家三百晦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【出处】《管子·度地》
【含义】非常危险的境地。
【出处】汉·司马相如《上书谏猎》:“今陛下好凌岨险,射猛兽,卒然遇轶才之兽,骇不存之地。”
【含义】不长庄稼、草木的土地或地带。形容土地荒凉、贫瘠。
【出处】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君如矜此丧人;锡(赐)之不毛之地。”
【含义】不能牧养牛马的地。指荒地。
【出处】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论功》:“不牧之地,不羁之民。”
【含义】因占有优势而不会遭到失败的地位。
【出处】《孙子·形篇》:“故善者;立于不败之地”。
【含义】不宜耕种的土地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莽我焉。”
【含义】不变的法则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赭白马赋》:“教敬不易之典,训人必书之举。”
【含义】指忠贞不二的节操。出自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。
【出处】宾戏主人曰:‘盖闻圣人有壹定之论,列士有不易之分,亦云名而已矣。 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
【含义】易:变更。不可变更的言论。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,不可改变。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历代二·宋》:“然佞臣不可执笔;则是不易之论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