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zhì zhī zhèng ]
1.医治不好的病症。
2.比喻无法纠正的缺失。
鲁迅《伪自由书·电的利弊》:“说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脏及心,已成不治之症,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
刘德夫妻是宣德年间天津河西务镇人,在运河边开了个小酒店,老两口六十多岁了,膝下无子。一日,寒天大雪,一个叫方勇的老军士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方申回山东老家,来店里躲避风雪。刘公不嫌弃他们穷,用酒肉款待他们,还挽留他们过夜,说:“四海之内都是兄弟。”方勇受了风寒,半夜发作起来。刘公夫妇又是端汤、又是加被。一早刘公冒雪请来医生。此时方勇已是不醒人世,医生诊了脉,说:“这叫‘双感伤寒’,是不治之症,只有七日了。”刘公夫妻把店中生意歇了,全力照料方勇。几天后方勇死了,刘公夫妇将方勇葬在自家祖坟里,将无依无靠的方申收为义子,改名刘方。刘方辛勤帮家、奉侍义父母,家业渐渐兴隆。大家都说这是阴德报应。 几年后,义父母患病,刘方衣不解带服侍。义父母相继亡故,刘方将他们葬了,又回山东迁来将自己母亲的墓,两家合葬在一处,自己守着酒店安心过活。
日新月异的生物科技,让很多患~的病人燃起了重生的希望。
【含义】七尺之躯 qīchǐzhīqū 成年男子的身躯
【出处】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用不赀之躯,临不测之险。”
【含义】不世:当代少有。指极大的功劳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足下将建伊吕之业,弘不世之功。”
【含义】是指稀世罕有的功业。
【出处】明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四十回:“宗兄威行海外,文武忠良成救驾之功,建不世之业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极大的仇恨。
【出处】清 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
【含义】原意是世上不好找的材料。指举世罕见的人才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送许郢州序》:“于公身居方伯之尊,蓄不世之材,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