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wèn zào bái ]
同“不分皂白”。
郁达夫《沉沦》五:“太阳已经起来了。他不问皂白,一直的往东走去。”
【含义】皂白:黑色和白色,引申为是非。不分黑白。比喻不分是非曲直。也作“不分(不问、不管)青红皂白”。
【出处】汉·郑玄笺:“胡之言何也;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;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。”
【含义】1.不清不楚,不知底细。形容行为暧昧,不正派。 2.形容事情发生的原因不清楚或无缘无故。
【出处】《京本通俗小说·志诚张主管》:“当夜;张胜无故得了许多东西;不明不白;一夜不曾睡着。”
【含义】不问也不听。形容因某种原因对周围事物很淡漠。
【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,竟如‘槁木死灰’一般,一概不问不闻,惟知恃亲养子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不分皂白]]”。
【出处】见“不分皂白”。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