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ōng dào ér fèi ]
事情尚未完成,就停止不做了。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表记》:“乡道而行,中道而废,忘身之老也,不知年数之不足也,俯焉日有孳孳,毙而后已。”
【含义】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,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。
【出处】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》:“我求大法,岂可中道而止。”
【含义】倍:加倍;道:行程。形容加快速度前进。
【出处】《失街亭》:“司马懿背道而行,八日已到新城,孟达措手不及。”
【含义】直道而行 zhídào érxíng 行正直之道,任何事情都属于诚实不欺地去做。直:用如使动词,使正直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有“直道而行”的话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
【含义】倍:加倍;道:行程。形容加快速度前进。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曹兵闻失兖州,必然倍道而进,待其过半,一击可擒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