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lín sǐ bù kǒng ]
纛:到。到死不改变(现常用在坏的方面)。
西汉·刘秀《新序·义勇》:“吾闻知命之士,见利不动,临死不恐。”
【含义】见'临难不惧'。
【出处】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夫见利不喜,上虽厚赏无以劝之,临难不恐,上虽严刑无以威之,此之谓不令之民也。”
【含义】发誓在死时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志。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鸦头》
【含义】矢死不二 shǐsǐbù èr[one’s resolve is unshaken] 矢:同“誓”。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到死也不改变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不二:没有二心。立下誓言至死也不生二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
【出处】鲁迅《华盖集·夏三虫》:“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