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í fēi chéng shì ]
习:习惯。非:错误的。是:正确的。指习惯于错误的东西,反认为它是正确的。
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一哄之市政,必立之平;一卷之书,必立之师,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他的坏毛病屡教不改,大家都~了。
【含义】谓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习:习惯;非:错误的;是:正确的。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正确的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积:长期所形成的。是:正确。长期所形成的谬误,反被误认为是正确的。
【出处】清·戴震《原善》:“以今之去古圣哲既远;治经之士;莫能综贯;习所见闻;积非成是;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。”
【含义】性:性格。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。
【出处】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兹乃不义,习与性成。”
【含义】习以成性 xíyǐchéngxìng[deeply ingrained into one's nature] 同“习与性成”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