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ēng duō jìng shǎo ]
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。形容斤斤计较。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:“不想家人路信,起初闻得贝氏焦躁,便覆在间壁墙上听他们争多竞少,直至放火烧屋,一句句听得十分仔细。”
【含义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。形容斤斤计较。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五:“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,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,扶持小儿女大了,但凭胡乱分些便罢,决不敢争多竞少。”
【含义】计较细小出入;争竞谁上谁下。
【出处】宋·黄庭坚《书寄祝有道》:“人家兄弟无不义者,盖因娶妇入门,异姓相聚,争长竞短,渐渍日闻,以至背戾,分门割户。”
【含义】方言。犹言尽其所有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稀饭少。比喻需要东西的人多而供分配的东西少,供不应求。也作“粥少僧多”。
【出处】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十二回:“师爷的席面是看得见的东西,再要来一个撞席的,便就僧多粥薄,相公就不够吃了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