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wáng guó sān hù ]
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【含义】指不畏强暴,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【含义】公:春秋战国时期对诸侯国君主的称呼。一个国家有三个执政者。泛指政令不统一,使人无所适从。
【出处】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【含义】亡国时的君主。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·谨听》
【含义】指国家将亡时充满愁苦与哀思的乐曲。后多指轻浮淫荡、委靡颓唐的音乐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又:“桑间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,其政散,其民流。”《史记·乐书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使国家灭亡的事件。
【出处】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将子有亡国之事、斧铖之诛而为此乎?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