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kàng zōng zhī zǐ ]
亢:庇护;宗:宗族。能维护、扩大家族权势的人。也形容光宗耀祖之人。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曾友于》:“我不德,不应有亢宗之子;弟又善教,俾姑为汝子。有寸进时,可赐还也。”
【含义】亢:至高的;悔:灾祸。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失败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。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干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《晋书·齐王冏传》:“今明公忘亢极之悔,忽穷高之凶。弃五岳之安,居累卵之危,外以权势受疑,内以百揆损神。”
【含义】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臣闻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謂 仲弓 ,曰:‘犂牛之子騂且角,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?’” 何晏 集解:“言父雖不善,不害於子之美。”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