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ào xuán zhī huàn ]
见'肘腋之患'。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全琮传》:“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。”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十五卷:“齐、楚不和,交兵岁久,民有倒悬之患。”
【含义】悬:悬挂。人被倒挂起来的危急状况。比喻极其困难、危险的处境。也作“倒悬之危”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北鄙将若倒悬之急。”
【含义】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同“倒悬之急”。
【出处】《元史·外夷传》:“群生愁叹,四民废业,贫者弃子以偷生,富者鬻产而应役,倒悬之苦,日甚一日。”
【含义】突然发生的祸患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故君子有终身之忧,而无一朝之患,故忌日不乐。”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楚国苦之,群臣皆怨,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、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,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。”
【含义】见'肘腋之患'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患:灾患。人太多的祸患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