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ōng qiú xià gě ]
裘:皮衣。葛:葛麻做的衣服。本指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。后指因时制宜,顺势而变。
《公羊传·桓公七年》:“士不及兹四者,则冬不裘,夏不葛。”
举得起,放得下,以便~的同它换衣服。
【含义】冬天的扇子,夏天的炉子。比喻做事不合时宜。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。也作“夏炉冬扇”。
【出处】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:“作无益之能,纳无补之说,以夏进炉,以冬奏扇,为所不欲得之事,献所不欲闻之语,其不遇祸,幸矣,何福佑之有乎。”
【含义】冬天的扇子,夏天的火炉。比喻不合时宜,毫无用处。
【出处】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知冬日之箑,夏日之裘,无用于己,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。”
【含义】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态度温和可亲。
【出处】宋·陈恬《程伯淳赞》:“本以正身,改德温温,如冬之日,如夏之云。”
【含义】凊:凉。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【出处】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辰省。”
【含义】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指人子孝道。亦泛称冬暖夏凉:这间屋子冬温夏清,非常舒服
【出处】北魏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