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īng xiāo wù sàn ]
见“[[冰消雾散]]”。
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郭鄩见穷鬼》:“鄩复问云:‘彼之聚敛丰盈,何以遽令散去?’云:‘先得计于安品子,其余冰销雾散。’”
【含义】亦作“冰销雾散”。
【出处】北周·庚信《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》:“都督始州诸军事,蛮夷恃险,狼顾鸱张,高山寻云,深谷无景,九地纵横,三门起伏,危峰马束,水险桥飞。遂得谷静山空,冰消雾散。”
【含义】犹冰消瓦解。
【出处】《隋书·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暂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
【含义】如云聚集,如鸟飞散。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。
【出处】《隋书·梁叡传》:“所以周无上算,汉收下策,以其倏来忽往,云屯雾散,强则骋其犯塞,弱又不可尽除故也。”
【含义】1.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。2.比喻怨愤、疑虑得以消除。3.比喻重见天日,重见光明。
【出处】宋·陶佃《王君仪》诗:“云开雾散却晴霁,清风淅淅无纤尘。”
【含义】阴云消失,浓雾散开。指天气由阴晦转变为明朗。也形容怨气、疑惑、愁苦等情绪消除干净。也作“云开雾散”。
【出处】唐·李世民《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》:“干戈所指;云消雾散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