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ū rù shēng sǐ ]
出生入死。
唐·韩偓《海山记》:“吾常亲锋刃,冒矢石,出入生死,与子同之。”
【含义】从死亡里获救。犹出生入死。
【出处】唐·黄滔《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》:“夫如是大雄之力,出死入生;至诚之神,感天动地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冒生命危险,毫不顾忌个人安危。
【出处】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出生入死。生之徒(途)十有三;死之徒(途)十有三。”
【含义】发誓同生共死。形容关系十分密切,不可拆散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曾经来往于。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以处荧惑”司马贞索隐引晋灼云:“常以十月入太微,受制而出行列宿,司无道,出入无常。”
【含义】进出没有一定的时间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操则存,舍则亡,出入无时,莫知其乡,惟心之谓与?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