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ē ēn duàn yì ]
舍弃恩德,断绝道义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六回:“自桃园缔盟,誓以同死;今何中道相违,割恩断义?”
【含义】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,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。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二回 :“李固道:‘我不是忘恩失义的人,慢慢地报答你两个。’”
【含义】恩:恩爱。义:情义。夫妻或亲属朋友之间恩爱和情义全部断绝。也作“恩断意绝”。
【出处】汉·班婕妤《怨歌行》“弃捐箧笥中;恩情中道绝。”元·马致远《马丹阳》:“咱两个恩断义绝;花残月缺;再谁恋锦帐罗帏?”
【含义】背弃恩义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张俊传》:“臣孤恩负义,自陷重刑,情断意讫,无所复望。”
【含义】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[近义词]恩将仇报。[反义词]感恩戴德。
【出处】元·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:“他怎生忘恩负义;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