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势均力敌】
【含义】均:均衡,相等。敌:匹敌,相当。双方势力相当,分不出高低。
【出处】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力敌势均,终相吞咀。”
【力钧势敌】
【含义】同'力均势敌'。
【出处】
【地丑力敌】
【含义】谓土地相似,力量相当。
【出处】章炳麟《封建考》:“故文武可以王,而桓文终于伯;由周兵革缮完,欲兼并之固难也。地丑力敌,不日寻干戈不已。”
【智均力敌】
【含义】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