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ěi gōng zhī jié ]
不顾自身利益而尽忠王室的节操。
《周易·蹇》
【含义】意思是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。
【出处】《晋书·刘隗传》
【含义】《吕氏春秋.求人》:'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﹐曰:'……请属天下于夫子。'许由辞曰:'为天下之不治与?而既已治矣。自为与?啁噍巢于林﹐不过一枝;偃鼠饮于河﹐不过满腹。归已君乎!恶用天下?'遂之箕山之下﹐颍水之阳﹐耕而食﹐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'后因'箕山之节'谓隐居不仕的节操。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,曰:‘……请属天下于夫子。’许由辞曰:‘为天下之不治与?而既已治矣。自为与?啁噍巢于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于河,不过满腹。归已君乎!恶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耕而食,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坚贞不渝。
【出处】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”
【含义】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与陈师中书》:“朋友传说,令女弟甚贤,必能养老抚孤,以全柏舟之节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