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àn xìn bù xìn ]
指不完全相信。
三国·魏·嵇康《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苟卜筮所以成相,虎可卜而地可择,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?”
【含义】谓心神不定,无精打采。
【出处】《西湖二集·李凤娘酷妒遭天谴》:“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,就在我身边,也是半三不四。”
【含义】信:信实,真实。词藻华美的言辞、文章,内容往往不真实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见过面就不遗忘。形容记忆力极强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李贤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,奉即委去。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,识而呼之。”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其聪记强识,半面不忘。”
【含义】1.处在半生半死状态。指生命处于垂死状态。 2.形容死气沉沉,没有生气和活力。
【出处】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听说停刑的头一日;即是昨日;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;都收监了。”
【含义】非常相信,没有一点怀疑。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梦狼》:“慰藉翁者;咸以为道路讹传;惟翁则深信不疑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