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zhuó ěr dú xíng ]
谓超越众人,不随俗浮沉。
《后汉书·东海恭王彊珙传》:“王恭谦好礼,以德自终,遣送之物,务从约省,衣足敛形,茅车瓦器,物减于制,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。”李贤注:“《前书》曰:‘卓尔不群者,河间献王近之矣。’”
【含义】谓超出常人。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爾不羣,河間獻王 近之矣。”《北齐书·循吏传序》:“如 房仲幹 之屬,在 武平 之末能卓爾不羣,斯固彌可嘉也。”明 金中淳《<耳新>跋》:“陳言務去,入耳皆新,其命名亦卓爾不羣矣。”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优异卓绝,与众不同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。”
【含义】特:独特。立:立身。行:行为。独特地立身行事。形容人的行为高洁,不随波逐流。也泛指特殊的,与众不同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其特立独行,有如此者。”
【含义】行事专断,只按自己的意思办。形容作风不民主。
【出处】清·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第十九章:“予已预备随时辞职,以便足下独断独行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