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ù tiān hū dì ]
呼天唤地。形容极度悲切。
南朝陈徐陵《檄周文》:“翊从潇湘,空竭关陇,荆梁左右,汉沔东西。吁天呼地,望伫哀救。”
【含义】悲痛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。同“怆地呼天”。
【出处】〖出处〗清·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九十回:“生逼他出兵进城,以致堕敌人之计中,丧师败绩,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,真可叹真痛恨,怆天呼地而不已也!”
【含义】是原为易卦立数之义,古代指天取奇数,地取偶数,三是奇数的开端;引申为人的德行可以与天地相比,或人配合天地以成三才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1.为《易》卦立数之义。2.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七回:“上天下地如轮转,跨海飞山第一能。”
【含义】上到天上,钻入地下。原指有所追求,急于得到而不辞艰难,到处奔走。现比喻为某种目的而不辞辛劳。也作“升天入地”。
【出处】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卢仆射从史》:“吾已得炼形之术也,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,则上天入地,乘云驾鹤,千变万化,无不可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