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è xíng qí zhì ]
见'各从其志'。
《北史·宇文孝伯传》:“尉迟运惧,私谓孝伯曰:‘吾徙必不免祸,奈何?’孝伯曰:‘今堂上有老母,地下有武帝,为臣为子,知欲何之!且委质事人,本徇名义,谏而不入,将焉逃死?足下若为身计,宜远之。’于是各行其志。”
【含义】行:做。是: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
【出处】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两者俱贤;各行其是。”
【含义】各依自己的志愿意向行事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,亦各从其志也。”
【含义】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。也作“各事其主”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爽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及爽解印绶,将出,主簿杨综止之曰:‘公挟主握权,舍此以至东市乎?’爽不从。有司奏综导爽反,宣王曰:‘各为其主也。’宥之,以为尚书郎。”
【含义】如:达到;愿:意愿。每个人都能达到或实现自己的愿望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指只按自己的主张去做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多含贬义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