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tóng pán ér shí ]
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。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。语出《魏书.杨椿传》:'椿临行,诫子孙曰:'……吾兄弟,若在家,必同盘而食,若有近行,不至,必待其还,亦有过中不食,忍饥相待。''亦省作'同盘'。
《魏书·杨椿传》:“吾兄弟,若在家,必同盘而食,若有近行,不至,必待其还,亦有过中不食,忍饥相待。”
【含义】并日而食 bìngrì’érshí 隔几天才能吃一天的饭,形容生活窘困之极
【出处】《古城春色》第二部
【含义】同“同日而论”。
【出处】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及愍怀太子之废,可谓柔而有正。武秋失节之士,何可同日而言!”
【含义】随意而吃。比喻一点也不拘束。
【出处】晋·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放身而居,体逸则安,肆口而食,属厌则充。”
【含义】并日而食 bìngrì’érshí 隔几天才能吃一天的饭,形容生活窘困之极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列:陈列。鼎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多为青铜制,三足两耳,圆形或方形。形容生活奢侈豪华。
【出处】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从车百乘,积粟万钟,累茵而坐,列鼎而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