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íng shí bù fù ]
意思是有名声和实际不相符,空有虚名。
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【含义】亦作“名实相符”。
【出处】汉·路粹《为曹公与孔融书》:“昔国家东迁,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,综达经学,出于郑玄,又明《司马法》。”
【含义】名声大,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阳春之曲,和者必寡。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”
【含义】空有虚名,名声和实际不一致。也说名不符实。
【出处】汉·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惧名实之不副,耻才能之无奇。”三国·魏·刘邵《人物志·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弹无虚发]]”。
【出处】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:“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”
【含义】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。也作「名实相副」。
【出处】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2回:“妹子这个名字,叫做有名无实,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,他才名实相称哩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