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hán gòu rěn wū ]
同“含垢忍耻”。
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牛马落交,却又因亲近牛马,得罪了三爷,岂不大失算吗?”
【含义】忍受耻辱。
【出处】宋·胡铨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陛下尚不觉悟,竭民膏血而不恤,忘国大雠而不报,含垢忍耻,举天下而臣之,甘心焉。”
【含义】垢:耻辱。形容忍受耻辱。也作“含垢忍耻”、“忍辱含垢”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曹世叔妻传》:“谦让恭敬;先人后己;有善莫名;有恶莫辞;忍辱含垢;常若畏惧。”
【含义】含、纳:容纳。垢:耻辱。污:污蔑。容忍耻辱和污蔑。指气度大,能包容一切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;川泽纳污;山薮藏疾;瑾瑜匿瑕;国君含垢。’”
【含义】见'含辛茹苦'。比喻忍受千辛万苦
【出处】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至于商家,连疑心也不当人子,只好含辛忍苦,自己懊悔怨怅,没个处法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[[含垢匿瑕]]”。
【出处】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未尝见其喜愠之色”刘孝标注引《嵇康别传》:“康性含垢藏瑕,爱恶不争于怀,喜怒不寄于颜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