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样式: AABB AABC ABAC ABCA ABBC ABCB ABCC
[ chún jiāo kǒu zào ]
犹口干舌燥。形容费尽口舌。
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。
他说得~,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。
【唇干口燥】
【含义】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。
【出处】《古乐府·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”
【唇焦舌干】
【含义】意思是形容费尽口舌,苦心劝说。
【出处】日夜焦唇干舌,欲与吴王接踵而死。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
【唇焦舌敝】
【含义】焦:干燥。敝:破裂。嘴唇干燥,舌头破裂。形容费尽口舌。
【出处】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乾舌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
穷日之力的出处 冬烘学究的出处 闻名不如见面的出处 奋不顾生的出处 三百六十行的出处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