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kǎn jǐng zhī wā ]
亦作“埳井之蛙”。
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?谓东海之鳖曰:‘吾乐与!’”
~,不知江海之大。
【含义】亦作'埳井之鼃'。浅井里的青蛙。《庄子.秋水》:'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?谓东海之鳖曰:'吾乐与!出跳梁乎井干之上……且夫擅一壑之水﹐而跨跱坎井之乐﹐此亦至矣﹐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!''后因以比喻见识短浅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短浅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语于海者;拘(局限)于虚(所居住的地方)也。”
【含义】城市中鄙俗无赖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处商必就市井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”
【含义】去官而居于都邑的士大夫,对君自称'市井之臣'。指居于都邑而未做官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处商必就市井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