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à rén wú jǐ ]
以前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作为一个整体,不自私。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至德不得,大人无己。”
【含义】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,忘掉自己。
【出处】《庄子-逍遥游》
【含义】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。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。
【出处】汉·贾谊《鹏鸟赋》:“怵迫之徒兮,或趋东西,大人不曲兮,意变齐同。”
【含义】忤:抵触。没有和人相抵触的时候。指与人相处和善。
【出处】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:“无忤逆之言,无不合之义。”
【含义】先为别人着想,然后才想到自己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子云:‘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。’”
【含义】至人: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。道德修养高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,没有亲疏的差别。
【出处】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曰:‘请问至人。’庄子曰:‘至人无亲。’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