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à lì bù lì ]
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,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。
《六韬·武韬·发启》:“大勇不勇,大利不利。”
【含义】惭:羞愧。说大话不感到羞愧。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真言不怍;则为之也难。”朱熹注:“大言不惭;则无必为之志;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欲践其言;岂不难哉!”
【含义】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。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。
【出处】汉·贾谊《鹏鸟赋》:“怵迫之徒兮,或趋东西,大人不曲兮,意变齐同。”
【含义】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,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。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:“公抱匡济之才,何往不利?”
【含义】不论到哪里,没有不顺利的。形容事事顺利或处处行得通。
【出处】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回:“贫道今日幸把些尘垢全都拭净,此后是皓月当空,一无渣滓,诸位才女定是无往不利。”
【含义】出师:出兵。一开始出兵就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一开始就进行得不顺利。
【出处】王朔《顽主》续篇二:“‘出师不利出师不利。’马青探头探脑往前后胡同口张望,见确实没有作家追杀而来,这才放下心,对于观说,‘谁想到今儿作家全出街了。’ 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