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à fàng jué cí ]
大放厥辞 dàfàng-juécí 原指极力铺陈词藻。现指夸夸其谈,大发议论,有轻视之意
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”
【含义】原指极力铺陈辞藻,现指大发谬论(多含贬义)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;大放厥辞;富贵无能;磨灭谁记?”
【含义】铺张辞藻﹐大展文才。
【出处】明·刘基《〈宋景濂学士文集〉序》:“先生不分至高,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,以其所蕴,大肆厥辞。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,百战百胜,志不少慑。”
【含义】大为光亮。
【出处】孙中山《心理健康》第四章:“自达尔文书出后,则进化之学,一旦豁然开朗,大放光明,而世界思想为之一变。”
【含义】大放悲声 dàfàng-bēishēng 放声大哭。指非常伤心少奶奶掩面大哭道:“只是我的天唷。”说着大放悲声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十九回:“少奶奶掩面大哭道:‘只是我的天唷!’说着大放悲声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