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tài ē zhī bǐng ]
比喻权柄。
清·觉佛《女英雄》:“昏君无北伐之心,奸相操太阿之柄。” 常用:一般成语, 年代:古代成语, 结构:偏正式成语, 词性:中性成语
【含义】唯、阿:为答应声。比喻差别不大。
【出处】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”《宋书·蔡兴宗传》:“宰卫相去,唯阿之间。”
【含义】比喻所拥有的权利微乎其微。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魏豹彭越列传赞》:“魏豹、彭越虽故贱,然已席卷千里……得摄尺寸之柄。
【含义】治理东阿的地方官员,后泛指有才能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晏子春秋·杂上》记载:晏子曾为东阿地方官,治理有方,三年后誉满全国。《宋书·王华传》:“若才实拔群,进宜尚德,治阿之宰,不必计年,免徒之守,岂限资秩。”
【含义】柄:权柄。形容长久的大权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:“主有专己之威,臣无百年之柄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