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ū wén duàn jù ]
指片断﹑孤立的文句。
鲁迅《〈古小说钩沉〉序》:“《庄子》举宋鈃之言,孤文断句,更不能推见其旨。”
【含义】认得字并能读。指接受过教育,有一定的文化知识。
【出处】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八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【含义】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
【出处】清·龚自珍《〈春秋决事比〉自序》:“斯时通古今者起,以世运如是其殊科,王与霸如是其殊统;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,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;……竹帛烂,师友断,疑信半;为立德、适道、达权之君子,若此其难也。”
【含义】新奇的文章,瑰丽的词句。泛指好文章。
【出处】《元史·胡长孺传》:“卓行危论,奇文瑰句。”
【含义】钻研文字﹐琢磨词句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九引南朝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'君年少,何以轻穿文凿句,而妄讥诮老子耶?'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