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ū lì guǎ yǔ ]
谓没有人扶持,没有人援助。
清·侯方域《朋党论下》:“岂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与者哉!”
【含义】孤儿:死了父亲的孩子。寡妇:死了丈夫的妇女。指没有依靠、无人保护的母子。
【出处】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孤子寡妇,寒心酸鼻。”
【含义】形容学识浅薄,见识狭窄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独学而无友;则孤陋而寡闻。”
【含义】孤家、寡人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。现在用来比喻脱离群众,孤立无援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凡自称,小国之君曰孤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”
【含义】见'孤立无援'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十八年,帝崩,焉耆以中国大丧,遂攻没都护陈睦,超孤立无援。”
【含义】孤立: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。指单独行事,没有援助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十八年;帝崩。焉耆以中国大丧;遂功没都护陈睦。超孤立无援;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