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ǒu zhèng bù ráo ]
见'守正不挠'。
【含义】正:正道,公正。阿:迎合。坚守正道,不阿谀奉迎。形容坚守正道,办事公正,不曲从迎合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君子独处守正,不桡众枉。”
【含义】坚守正道,不屈从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正:正道。挠:弯曲,比喻屈服。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。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君子独处守正,不桡众枉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指坚守正道而不改变。
【出处】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后贤志》:“前衡阳内史杨君,忠肃贞固,守正不移。”
【含义】常:常规,常理。守着常规而不肯改变。多形容思想保守。
【出处】三国·魏·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谓商无十倍之价,农无百斛之望,此守常而不变者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