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ú tiān jí dì ]
跼天蹐地 jútiān-jídì 恐惧畏缩,无处容身的样子。
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;谓地盖厚,不敢不蹐。”
清·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三章:“田庐卖尽而无归,则有~,寻死自尽者矣。”
【含义】窘迫无路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悲痛诉说貌。语本《诗.小雅.正月》:'谓天盖高﹐不敢不局。'
【出处】语出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。”
【含义】犹戴天履地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比喻恩德深广,如天高地厚。
【出处】明·方孝孺《曹处士墓碣铭》:“吾先祖考,继世为宋民,戴天蹐地,受德泽者三百余年。”
【含义】弯腰曲背。蹐: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行走。形容因处境困窘而惶惧不安的样子。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;谓地盖厚,不敢不蹐。”
【含义】是原为易卦立数之义,古代指天取奇数,地取偶数,三是奇数的开端;引申为人的德行可以与天地相比,或人配合天地以成三才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