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yìng tiān shùn mín ]
见'应天顺人'。
《周易·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革命,顺乎在而应乎人。”
【含义】见“顺天应人”。
【出处】《周易·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革命,顺乎在而应乎人。”
【含义】应:顺,顺应。上顺天命,下适应民意。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亦作“应天从民”、“应天从物”。
【出处】《南齐书·谢蕍传》:“陛下受命,应天从民。”
【含义】意思是顺应天道,承受天命,多指帝王登基。
【出处】《晋书·谢混传》:“陛下应天受命,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。”
【含义】谓天然形成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唐僖宗 年间,孙位 在 成都 应天寺 左壁画坐天王及其部从鬼神像。后蜀 景焕 又在右壁画天王像,与之相对。当时的词人 欧阳炯 为此作长歌,僧 梦归 草书此歌于壁。因画、诗、书法三者俱佳,时人称之“应天三絶”。参阅 宋 郭若虚《图书见闻志·应天三绝》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