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wàng nián zhī yǒu ]
指亲密的朋友。
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吊张茂度书》:“言面以来,便申忘年之好。比虽艰隔成阻,而情问无睽。”
《旧唐书·王倨传》:“及刺武三思事,琚义而许之,与周璟、张仲之为忘年之友。”
【含义】忘记年龄的交友。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吊张茂度书》:“言面以来,便申忘年之好。比虽艰隔成阻,而情问无睽。”
【含义】指不拘年岁行辈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也作“忘年交”、“忘年之好”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:“衡始弱冠,而融年四十,遂与为交友。”《南史·何逊传》:“弱冠州举秀才,南乡范云见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忘年交。”
【含义】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
【出处】唐·颜真卿《孙逖文集序》:“十五时,相国齐公崔日用试《土火炉赋》,公雅思遒丽,援翰立成,齐公骇之,约忘年之契。”
【含义】极长久的计划。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今将军规万年之计,建不世之略,绝僭逆之虏,顺天人之肃,济成洪业,功无与比,齐鲁之事,奚足言哉!”
【含义】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。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,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