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èn shí jí sú ]
同'愤世嫉俗'。
《明史·姜士昌传》:“居恒愤时疾俗,欲以身挽之。”
【含义】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不良的习俗表示愤恨、憎恶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;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;希矣。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?”
【含义】愤恨世事的不平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杂说》。
【含义】犹愤世嫉俗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杂说》之三:“怪神之事,孔子之徒不言,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,故题之云尔。”
【含义】顺应时势,随从习俗。
【出处】
【含义】匡救时世。亦作:[[匡时济世]]
【出处】唐·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