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éng qián qǐ hòu ]
承:承接。启:开创,开始。承接前面的,开创以后的。也作“承先启后”。
明·朱国祯《曾有庵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;启后规模;此之功德;垂之永永。”
展望未来,卡尔斯丹人豪情满怀,~,继往开来!
【含义】承接前人的,开创今后的。多用于事业、学问方面。也说“承前启后”。
【出处】清·王昶《湖海诗传·尹继善》:“文端公历任封疆,晚归台阁,岁历五十馀载,承先启后,三代平章。”
【含义】犹光前裕后。
【出处】明·王九思《绣停针·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凤毛麟角,光前启后。”
【含义】持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故君子戒慎”。唐·孔颖达疏:“故君子慎;不失色于人者;并结前义也;故;承上启下之辞。”
【含义】见'争先恐后'。
【出处】蔡东藩《南北史演义》第五十五回:“欢乃麾兵直进,大众争前恐后,一涌而上,无复行列。”
【含义】承前启后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