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pāo kuī qì jiǎ ]
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。
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
【含义】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弃甲曳兵而走。”
【含义】戈:古代兵器。甲:古代军人穿的护身衣,即铠甲。扔下兵器,丢弃铠甲。形容在战场上惨败,狼狈逃跑的样子。也作“抛戈卸甲”。
【出处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3回:“部下听得,一齐抛戈弃甲跪倒。”
【含义】是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。亦比喻事情的失败。
【出处】元·孔学诗《东窗事犯》第一折:“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。”
【含义】见'丢盔卸甲'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
【含义】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。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