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ù jiàn shì fēi ]
拒绝别人的规劝,掩饰自己的错误。
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拒谏饰非;愚而上同;国必祸。”
像他这样~,一意孤行,是非常危险的。
【含义】掩护错误、文饰过失。
【出处】《清史稿·和珅传》:“和珅率对不以实,诏斥护过饰非,革职留任。”
【含义】犹言文过饰非。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【出处】李广田《〈散文三十篇〉序》:“他们想占有一切,他们的手不用以创造,而用以掩过饰非。”
【含义】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【出处】唐·刘知几《史通》:“期则圣人设教;其理含宏;或援誓以表心;或称非以受屈。岂与夫庸儒末学;文过饰非;使夫问者缄辞杜口;怀疑不展;若斯而已哉!”
【含义】掩饰过错。
【出处】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6卷:“文士笔墨,为人补过饰非,往往如是。”
【含义】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。
【出处】
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,包含成语解释、成语出处、成语典故、成语造句。